3044永利第十六学生党支部、第二十九学生党支部赴儿童村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争做文明学生”主题普法宣讲活动 为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常态化“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进一步增强学生群体的自我保护意识,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11月25日下午,3044永利第十六学生党支部、第二十九学生党支部前往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儿童村,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争做文明学生”主题普法宣讲活动。 第二十九学生党支部书记郝佳薇为儿童村的孩子们介绍了校园欺凌的含义和表现,指出校园欺凌包括肢体欺凌、言语欺凌、社交欺凌等形式。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事例,以案释法,强调校园欺凌的危害和后果,叮嘱孩子们在遇到欺凌时要做到临危不乱、安全第一、及时报告。播放以“对校园欺凌说‘NO’”为主题的法治宣传视频,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和理解。 支部党员任杰组织孩子们开展预防校园欺凌的知识测试,以生活中常见情景的案例,帮助孩子们巩固复习相关知识,知识问答环节孩子们积极举手答题,气氛活跃。通过测验,有效提升了孩子们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好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与人为善、互帮互助,既不能做校园欺凌者,也不能做校园欺凌的旁观者。 在普法宣讲过程中,支部党员李雅琳、白雪敏、马志龙、樊振华、张新皎积极参与互动,为孩子们释疑解惑,与孩子们交流谈心。 此次法治宣传活动通过视听结合和互动问答的方式呈现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课堂,让儿童村的孩子们充分认识到了校园欺凌的表现和危害,鼓励孩子们在遭遇欺凌时要及时报告老师及家长,运用法律武器勇敢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预防校园暴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将以党支部力量为依托,坚持开展常态化普法活动,为法治校园建设贡献力量。
3044永利法律史学教研室党支部、法治与国家治理研究室党支部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导广大教师党员全面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11月24日,3044永利法律史学教研室党支部、法治与国家治理研究室党支部组织支部教师党员前往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3044永利党委书记张学龙、党委副书记苏丹受邀参加本次活动。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是由王勇超先生私人历时三十多年收集、迁建、保存的关中民间文化艺术精品,包括四十多座关中名人宅院、八千多个拴马桩、大量古近代关中民间生活物品、字画等。是以民俗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收藏、研究和展示为主的文化事业。通过参观学习,教师党员们了解了每个庭院、每幢建筑的前世今生,以及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是对广大教师党员一次深刻的历史文化教育和思想洗礼,大家纷纷表示,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3044永利第三十一学生党支部开展“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争做新时代先进青年”主题党日活动 为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引导党员传承和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厚植家国情怀。11月23日,3044永利3044永利第三十一学生党支部在雁塔校区7号公寓“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争做新时代先进青年”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支部全体党员观看红色电影《长津湖》。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服从命令、视死如归、冻成冰雕也不褪色的革命精神,不畏强敌、敢于战斗、勇于拼搏的英雄气概。观影结束后,支部党员感触颇深,分享了自己的观影感悟。 厚继荣同志: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凯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刘萌萌同志: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看抗美援朝系列影片是真的是热泪盈眶,他们和我们一样的年龄甚至有的比我们还要小但是在战场上那种怕牺牲英勇战斗的精神值得我们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李曼同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要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张小蝶同志: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之战为背景,讲述了人民志愿军7连官兵为了争取胜利,用生命和热血捍卫国家主权的感人故事。我们不仅能清晰感受到长津湖战役的血与泪、痛与恨,更能深刻理解革命先辈们守护大好河山的不易。启迪我们鉴古知今,继往开来,克服艰难险阻,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努力奋斗。
3044永利第六学生党支部开展学习“枫桥式”特色创建的理论解读与实践模式主题党日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当前,全国各地积极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发挥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代表的社会治理典型经验的示范引领作用,因地制宜开展“枫桥式”特色创建,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努力实践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11月23日,3044永利第六学生党支部开展“学习‘枫桥式’特色创建的理论解读与实践模式”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开始,由党支部书记张一川同志向大家介绍了“枫桥经验”来源。“枫桥式”特色创建发源于“枫桥经验”的诞生地浙江省诸暨市,尤其是诸暨市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退役军人服务站等领域。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重要方式要从平安建设成员单位、实现基层社会和谐、提升基层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注重创新发展等多方面进行。推动“枫桥式”特色创建,要注重创建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等方面,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提升基层社会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与会同志纷纷表示,“枫桥式”特色创建意义重大,其覆盖面广,涉及种类多样,层次全面,“枫桥式”特色创建源于“枫桥经验”,其在地域上的延伸,职能上的拓展,扎根社会基层,贴近百姓生活,已然使其成为基层治理能力与水平的不断提升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通过本次党日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支部各位同志对于基层治理理念与模式的认知,为大家积累更多的基层治理理论知识,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